80年代厂区生活_第8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83节 (第2/3页)

的,能把作文写好的,就有资格给杂志或者报社投递稿件。

    ??当然资格是谁都有,但是录不录用还是得看编辑,但是不能否认,在这种风气之下,写作投稿是大众的一种时尚。

    ??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在报纸或者杂志上发表几篇文章的人就都能被称之为作家,如今的文人们对作家这个名号还是很爱惜的,也有一个约定成俗的标准。

    ??那个标准就是一个人作品发表之后的转载数量。

    ??就如同后世的论文一样,想要判断一篇论文的含金量,除了看发表它的杂志权威性之外,就是要看它的转载引用数量,被转载或者引用的次数越多,就证明这篇论文越被世人所认可。

    ??文学界也是一样,一篇文章或者小说被其它杂志转载的数量越多,就证明文章的质量和内容越好,能够看到的人也就会更多。

    ??而一般这种转载,是不会提前和原作者说明的,只需要在刊登的时候标明原刊原作者,在刊登后给予作者一些稿费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??大多数的时候,这种转载的刊物可出的稿费都不会太多,而作者们对于这种转载还是比较支持的,因为这是帮助他们宣传作品和名气的一种很好的办法,所以稿费多少倒是次要的了。

    ??在目前的文学界,有两本杂志刊物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,它们分别是《小说文摘》和《小说月报》。

    ??这两本刊物从来都不接受投稿,所刊登的内容全部都是来源自转载,但是因为主编在业内地位较高,编辑们认真负责,不是经过层层选拔,公认的内容比较好,或者文学性较强,再或者立意新颖的小说,这两本刊物是不会转载的。

    ??这样严格的要求,也就造就了较高的水准,因而这时的文学界默认,除了一些重要奖项之外,能在这两篇刊物上有文章多次被转载的作者,才能被称之为作家。

    ??这就像后世论文发表的sci影响因子一样,是文学界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
    ??现在孙骈收到了《小说月报》的来信,心中立即就开始期待起来,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回宿舍,第一个就将那份来自《小说月报》的信封给快速撕开。

    ??信封内是《小说月报》编辑写给她的一封信,心中的大致内容是,非常欣赏她去年在《故事会》上发表的一篇长篇小说,已经在新一期的刊物上转载,感谢原作者的理解和支持,稿费已经经由电汇的形式给她发过来了。

    ??孙骈读完信将信封里面的汇款单翻出来,一看上面的数字果然不高,也就是故事会原稿酬的五分之一而已。

    ??但这不是稿酬的事,《小说月报》的转载表示的是认可,从这一篇转载问开始,孙骈可以说已经渐渐被主流文学界所接受。

    ??这真是一个好消息,不过孙骈疑惑的是《小说月报》是怎么知道她现在大学地址的?

    ??要知道被转载的那篇长篇可是她上高中的时候发表的,如果按照原地址寄信,这封信应该是会被邮寄到她在燕城的母校,县高中才对。

    ??后来《故事会》的编辑来信中解开了孙骈的这个疑惑,原来《小说月报》那边曾经的确是按照原地址给她邮寄过的,但是后来查无此人就又给退回去了。

    ??再后来那边有编辑和故事会这边有联系,特意打电话问了一下,就从这边获得了孙骈的新地址。

    ??原来是这样,那就说得通了。

    ??放下了《故事会》编辑的来信,孙骈翻看了一下这边给邮寄过来的汇款单。

    ??果然《故事会》就是大方,给出的稿酬绝对能让人满意。

    ??剩下的那些信件孙骈也都一一阅览,其中让她陌生的那几份果然都是转载她之前的文章后,来给她送稿费的。

    ??这其中大部分的期刊都是先将稿费邮递到她之前的学校,然后被退了回来,不过他们的退信信封上,都有人标注了她现在的学校地址。

    ??孙骈估计那位写上她现在地址的人,不是老程就是窦老师,学校内只有这两位老师知道她大学的详细地址。

    ??其余的信件也是各个杂志社的编辑们寄过来的,都是给她结稿费的。

    ??每一本的费用虽然不是很多,但是架不住数量大,八、九封加在一起,也是笔非常可观的收入。

    ??孙骈这学期的生活费在来京城报道的时候,父母就已经给她了。

    ??临走的时候,不论是孙爸爸、孙妈妈还是孙骏,都私底下又塞给她一些。

    ??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